首页 > 韬安资讯 > 详情

韬安前沿观察 丨 美国推出《NO FAKES法案》;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2025-04-14


网站顶部.gif


第14期 丨 总第193期

04.07 - 04.13







目  录

  • Deepseek突破AI训练烧钱魔咒

  • 欧盟正式推出《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

  • OpenAI开源BrowseComp重塑Agent浏览器评测

  • 国家数据局首次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 防止中国获取美国人敏感数据的联邦法规正式生效

  • 美国《NO FAKES法案》回归保护个人的声音和肖像权

  • 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 市场监管总局举办新型垄断行为执法人才培训班会

  • 宝洁公司与可口可乐瓶装商一同接受欧盟反垄断审查

  •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一批低俗炒作娱乐明星信息账号

  • 广电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一体化电视机研究及试点工作推进会

  • 国家电影局: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一、元宇宙与人工智能


1.  Deepseek突破AI训练烧钱魔咒


2025年4月8日,深度求索(Deepseek)联合清华大学合作推出全新AI对齐技术SPCT(自我原则点评调优),突破传统依赖海量训练数据的模式,通过推理阶段动态优化输出质量。该技术通过“原则合成-响应生成-批判过滤-原则优化”的递归架构,让模型能在推理时动态修正输出。


SPCT方法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拒绝式微调作为冷启动阶段,让GRM适应不同输入类型并以正确格式生成原则与点评内容。二是基于规则的在线强化学习阶段,采用基于规则的结果奖励,鼓励GRM生成更好的原则与点评内容,提升推理阶段可扩展性。测试中,270亿参数的DeepSeek-GRM模型测试显示,通过每查询32次采样的推理计算,达到了671B规模模型的性能水平。这种硬件感知设计采用混合专家系统(MoE),支持128k token上下文窗口,单查询延迟仅1.4秒。




报告指出SPCT显著降低高性能模型的部署门槛,以DeepSeek-GRM模型为例,训练成本约1.2万美元(现汇率约合87871元人民币),MT-Bench得分8.35。作为对比,340B的Nemotron-4需120万美元获得8.41分。OpenAI的1.8T参数GPT-40虽得8.72分,但成本高达630万美元(现汇率约合4613.2万元人民币),而DeepSeek-GRM成本仅为525分之一。该技术减少90%人工标注需求能耗较DPO降低73%,为实时机器人控制等动态场景提供新可能。(图文来源:IT之家)


2.  欧盟正式推出《人工智能大陆行动计划》


2025年4月9日,欧盟正式推出《AI大陆行动计划》,旨在将欧洲强大的传统工业与卓越人才库转化为AI创新与发展的强大引擎。在2025年2月巴黎AI行动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阐述这一计划,目标是使欧盟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计划围绕五个关键支柱展开:构建大规模AI数据和计算基础设施、增加对大型高质量数据的访问、开发算法并促进AI在战略领域的采用、加强AI技能和人才储备,以及简化监管。委员会将通过“人工智能工厂”网络和即将建立的“人工智能超级工厂”来强化AI和超级计算基础设施,这些超级工厂将配备约10万个最先进的AI芯片,规模是现有AI工厂的四倍。同时,通过“InvestAI”计划,欧盟将动员200亿欧元投资,在各地建立多达五个AI Gigafactories。


为促进AI创新,欧盟还将创建数据实验室,汇集和整理来自不同来源的高质量数据,并推出全面的数据联盟战略,以创建一个真正的内部市场。此外,欧盟委员会将制定应用AI战略,推动AI在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全面采用,并通过多项举措吸引和培养高技能AI专家和研究人员。


为确保AI技术的顺利部署,欧盟已实施《AI法案》,并推出AI法案服务台,为企业提供合规指导。未来几个月,欧盟还将启动三次公众咨询,以进一步塑造这些AI大陆行动计划倡议,并与行业和公共部门代表展开对话,共同制定应用AI战略。


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欧盟在AI领域的全面发力,旨在通过强化基础设施、促进创新、培养人才和简化监管,成为全球AI技术的领导者。(来源:AIGverse)


3.  OpenAI开源BrowseComp重塑Agent浏览器评测


2025年4月11日凌晨2点,OpenAI开源了专门用于智能体浏览器功能的测试基准——BrowseComp。该测试基准具有相当的难度,连OpenAI自研的GPT-4o、GPT-4.5只有0.6%和0.9%的准确率,即便使用带浏览器功能的GPT-4o也只有1.9%。但OpenAI最新发布的Agent模型Deep Research准确率高达51.5%,在自主搜索、信息整合、准确性校准方面非常优秀。


BrowseComp全称为Browsing Competition,包含了1266个很有挑战性问题的数据集,涵盖电影、科学与技术、艺术、历史、体育、音乐、电子游戏等众多领域。这些问题的难度在于,需要在庞大的互联网空间中搜索,并将这些潜在答案与问题中提出的复杂约束条件相匹配。BrowseComp的数据集完全由人类专业数据师收集,其指导原则主要遵循SimpleQA。在创建问题时,需要确保这些问题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图片来源:OpenAI)


此外,OpenAI还发现,DeepResearch的表现随着测试时计算资源的增加而提升。这表明,增加计算资源可以显著提高模型在复杂网络浏览任务中的表现。通过使用更多的计算资源,模型可以尝试更多的搜索路径,从而提高找到正确答案的概率。(文字来源:AIGC开放社区)


二、数据合规与个人信息保护


1.  国家数据局首次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1744351355344


(图片来源:国家数据局官网)


2025年4月7日,为引导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悉,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可信数据空间须具备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三类核心能力。


《通知》提出,重点面向应用需求旺盛、发展基础良好、经济社会价值高、示范带动力强的领域,组织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经过两年试点培育,形成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探索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新路径,积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运营经验,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根据《通知》,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涵盖打造企业、行业和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3个主要方向。围绕打造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试点工作将支持龙头企业运营可信数据空间,深化数据驱动型创新实践,完善数据供给机制,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态合作伙伴等协同开放共享数据资源。


在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方面,《通知》提出,面向新材料、科技、能源、物流、医疗等行业,支持培育特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立共建共治、多方共赢的数据流通利用机制,促进数据资源跨域共享和高效对接,构建高价值行业数据库、知识库、模型库。为打造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试点工作将围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求,探索公共数据融合企业数据创新应用的有效机制与激励措施,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


《通知》还明确了试点工作的6项重点任务:打造应用共创模式,构建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机制,建立产业生态培育体系,构建可持续运营发展模式,推进可落地易复制的技术路径,探索数据空间互联互通等。(文字来源:个人信息与数据保护实务评论)


2.  防止中国获取美国人敏感数据的联邦法规正式生效


2025年4月8日,美国防止中国获取美国人批量敏感个人数据和政府相关数据的联邦法规正式生效(一些尽职调查、审计、报告义务2025年10月6日起生效)。为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便利美国个人和企业合规,司法部国家安全司4月11日发布了“法规常见问答”、“前90天实施政策”、“合规指引”三个文件。

该法规的核心思路是监管“美国人”和“受辖主体”开展涉及“批量美国敏感个人数据或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禁止性或限制性交易(数据经纪、供应商协议、雇佣协议、投资协议等),义务施加在“美国人”头上。


首先,以下交易绝对禁止:


(1)所有数据经纪交易:如美国子公司将自行收集的美国用户数据(如位置、消费行为、浏览记录等)打包成数据集,出售或提供给美国其他企业(如营销平台、风控公司、保险公司、广告商)。


(2)能让该美国子公司或中国获取大量美国人类组学数据,或可从中得出大量人类“组学”数据的人类生物样本的交易;


(3)涉及上述禁止交易的“规避” “共谋” “指示”行为。


其次,涉及供应商协议、雇佣协议或投资协议的数据交易不绝对禁止,但需要遵守国土安全部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CISA)的安全要求(已经发布)及其他相关要求。

司法部将在法规正式生效后的前90天(2025年4月8日至7月8日)采取宽限执法政策:只要企业或个人在此期间真诚努力合规,一般不启动处罚,而是鼓励大家抓紧时间完善内部制度、调整供应链、审查数据流向,并与美国政府沟通。但这一政策不适用于故意或严重违规者,对于缺乏合规诚意的行为,司法部仍保留执法权。此外,如果当事人主动配合调查,也可能在后续执法中获得积极考量。


4月8日(法规生效当天),微软在中国的外包商微创软件终止了其微软项目组,上海、无锡等地约2000名工程师被裁。外界普遍分析这是因该法规禁止微软再允许中国境内外包团队访问涉及美国用户的敏感数据,售后技术支持等需处理用户账户、设备信息等数据的工作在中国进行也已不再合规,只能结束与中国外包公司的合作。

随着法规的逐步全面落地,相关影响还会继续显现。(来源:数据法盟)


3.  美国《NO FAKES法案》回归保护个人的声音和肖像权


2025年4月9日,美国参议员Chris Coons、Marsha Blackburn、Amy Klobuchar和Thom Tillis联合重新提出“Nurture Originals, Foster Art, and Keep Entertainment Safe Act of 2025”(简称《NO FAKES法案》),旨在通过联邦立法保护个人的声音和肖像权,遏制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深度伪造”(Deepfakes)滥用。此前,该法案的草案已于2023年10月首次亮相,并在2024年7月由众议院通过,此后引发了科技界与创意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法案原文,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个人声音与肖像的“数字复制权”(Digital Replication Right),明确未经授权的数字复制品(Digital Replica)的使用与传播构成侵权,同时为在线服务提供商设置“安全港”规则,平衡技术创新与权利保护。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在声明中称,修订后的法案“以审慎方式保护公众免受深度伪造侵害,减少诉讼风险,并促进美国AI发展”。


《NO FAKES法案》若通过,可能成为全球首个针对AI生成内容的综合性联邦立法,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其两大启示在于:1.权利分层设计:通过“数字复制权”将人格权财产化,兼顾生前控制与死后商业化潜力。2.产业协作模式:科技与创意产业的共识表明,AI治理需多方利益协调,而非零和博弈。随着法案进入审议阶段,其最终落地能否在保护创作者与推动AI创新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数字时代知识产权立法的关键试金石。(来源:武大知识产权与竞争法)



三、反垄断与竞争法


1.  国务院批复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1744536461473


2025年4月8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如下:


原则同意《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工作方案》实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赋予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新内容新任务,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开展改革创新探索,大胆试、大胆闯,有序扩大自主开放,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更大贡献。


在已有试点地区基础上,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各试点地区要加强对《工作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试点管理体制,优化协同联动、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建设,推动试点任务落地落实,更好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发挥引领作用。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商务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指导和协调推进,组织开展督促和评估工作,确保《工作方案》各项改革开放措施落实到位。


需要暂时调整实施相关行政法规、国务院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的部分规定的,按规定程序办理。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方案》相应调整本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图文来源:中国政府网)


2.  市场监管总局举办新型垄断行为执法人才培训班会


2025年4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闻,3月24日至29日,市场监管总局在总局行政学院举办新型垄断行为执法人才培训班。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的72名反垄断执法人员参加。


培训班深入分析了平台经济、知识产权等领域新型垄断行为表现,以及全球反垄断监管执法新趋势、新动向,重点围绕强化新型垄断行为监管执法理论和实务开展培训,着力提升执法人员案件分析、电子取证、大数据分析等方面能力水平。


在师资方面,培训班邀请了一线执法骨干、反垄断领域专家学者、电子取证和大数据分析专家等授课。参训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创新课程安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对深化理解反垄断执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功能、提升反垄断执法人员专业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字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3.  宝洁公司与可口可乐瓶装商一同接受欧盟反垄断审查


IMG_256


Procter & Gamble Under EU Antitrust Scrutiny Alongside Coca-Cola Bottlers BY CPII APRIL 10, 2025.


Procter & Gamble, the multinational company behind well-known brands like Tide detergent, hasemerged as one of the targets in a European Union antitrust investigation launched inMarch, according to Reuters, citing a Bloombera report that referenced individuals familiar with theinguiry.


The probe, initiat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centers around concerns of potential violations ofcompetition laws within the non-alcoholic beverage and consumer goods sectors. EU officials areexamining whether companies may have engaged in practices that restrict the free movement ofgoods across the bloc or have divided up markets in violation of antitrust regulations.


Earlier, Reuters had reported that Coca-Cola bottlers were also under scrutiny as part of the sameinvestiga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a source with direct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The EuropeanCommission reportedly conducted on-site inspections at relevant company facilities and questionedfirms, including a personal care company that has now been identified as Procter & Gamble.


Per Reuters, the EU has sent Procter & Gamble a detailed antitrust questionnaire while also gatherinoinput from competitors and customers. While no formal charges have been issued at this stage,companies found to have breached EU competition rules could face fines of up to 10% of their globaannual turnover.

As of now, neither Procter & Gamble nor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has provided a public responseto Reuters' requests for comment.(图文来源:CPI)


2025年4月10日,据路透社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跨国公司宝洁(Procter & Gamble)——其旗下拥有汰渍洗衣粉等知名品牌——已成为欧盟于2025年3月发起的反垄断调查的对象之一。


这项由欧盟委员会主导的调查,重点关注无酒精饮料和日用消费品行业中是否存在违反竞争法的行为。欧盟官员正在审查企业是否采取了限制商品在欧盟内部自由流通的措施,或是否存在划分市场的行为,这些都可能违反欧盟的反垄断规定。


此前,路透社曾报道,可口可乐的瓶装合作商也在此次调查范围内,消息来源是一位直接知情人士。据称,欧盟委员会已对相关公司的办公场所进行了现场突击检查,并对多家公司进行了问询,其中一家个人护理品公司已被确认是宝洁公司。


据路透社消息,欧盟已向宝洁公司发送了一份详尽的反垄断问卷,并同时收集了来自竞争对手和客户的意见。目前尚未正式提出指控,但若最终确认存在违反欧盟竞争法的行为,相关企业可能面临高达其全球年度营业额10%的罚款。


截至目前,宝洁公司和欧盟委员会均未就路透社的置评请求作出公开回应。(韬安翻译)



四、影视综娱行业法律与合规动态


1.  网信部门依法查处一批低俗炒作娱乐明星信息账号


2025年4月7日,网信部门持续打击文娱领域“饭圈”乱象,近期,督促网站平台依法依约关闭和长期禁言处置“超能摄影阳阳”“摄影刘大锤”“老板王大发”“娱乐冇饭”“追星少女卓小宴”“贴小君”“娱三少”“ba哥专用”“Real皮皮王”“八酱日常”“明星娱乐一线”“明星娱乐最前线”“娱蜀黍”等一批低俗炒作绯闻丑闻八卦的违法违规账号。一段时间以来,相关账号通过偷拍、跟拍明星非公开行程,发布未经核实的“爆料”信息;或以“知情人”名义编造、转发不实信息,或借“标题党”和虚假预告等形式,制造噱头,恶意博取流量;或使用暗语、隐喻等手段,无底线炒作明星八卦信息,严重破坏网络生态。下一步,网信部门将继续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督促严格落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娱乐明星网上信息规范相关工作的通知》等要求,聚焦泛娱乐化倾向和低俗炒作现象,坚决整治流量至上和“饭圈”乱象,加大网络执法力度,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同时,欢迎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监督举报,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来源:网信中国)


2.  广电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一体化电视机研究及试点工作推进会


2025年4月8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一体化电视机研究及试点工作推进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2024年来产业各方协同推进一体化电视机研究取得的积极成效,明确2025年一体化电视机研究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推进措施和实施路径。


会议强调,实现电视机机顶盒一体化是治理电视操作复杂的根本之策,要以一体化电视机研发推广为契机,优化产业格局,在提升用户体验、推动行业发展、助力内容传播与服务升级中构建合作共赢的健康行业生态。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一体化工作是事关意识形态的政治工程、事关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事关技术产业的创新工程,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这项利国利民利企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二是进一步统筹谋划、系统布局,推动关键重点问题落实解决。要着力解决平台侧、终端侧碎片化问题,落实安全加固要求,以标准化、通用化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要与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贯通发展工作紧密衔接,用好用足国家“两新”等政策,协同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强与“双治理”其他工作的协同联动,巩固提升工作成效,完善健全业务模式,为规范行业秩序赋能;要持续推动一体化电视技术业务创新迭代,不断丰富电视应用场景、改善视听服务体验,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进一步压实责任、高效协同,汇聚推进一体化工作的智慧力量。各部门各单位要发挥优势、强化担当、同题共答,建立工作台账、形成工作机制、细化实施路径,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全力实现百万级部署目标。


中国广电集团、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电子标准院、信通院代表工作组介绍了一体化工作相关进展和下一步计划。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川、贵州、新疆等试点地区有线网络公司,海信、小米、TCL、创维、康佳、长虹等电视机厂商,锦江、华住、首旅、亚朵等酒店管理集团,以及北京、贵州、新疆等试点地区广电部门作交流发言。


广电总局机关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以及部分省(区、市)广电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3.  国家电影局: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


1744536719242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025年4月10日,就近期有记者询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一事是否会影响到美国电影进口,国家电影局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对中国滥施关税的错误行径,势必会令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好感度进一步降低。我们将遵循市场规律,尊重观众选择,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我们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引进世界更多国家优秀影片,满足市场需求。(文字来源:新华网)



- END -

本栏目文章为本所为本行业及社会公众提供的公益性普法服务,不属于针对具体事项的法律意见,也不代表本所针对具体个案的意见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