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特朗普政府限制英伟达向中国销售人工智能芯片
OpenAI发布o4-mini和满血版o3
用户输入提示词生成AI图片不构成作品一审判决正式生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工作要点
六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
欧盟数据保护委员会就通过区块链技术处理个人数据发布指南并征求意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认定谷歌公司违反《反垄断法》
阿斯利康被指控抑制罕见病药物的生物仿制药竞争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广科院三项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DRM)国际标准获批发布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视法商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4月16日,英伟达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4月9日通知英伟达,向中国(包括香港和澳门)及D:5国家或地区(D:5指美国《出口管制条例》中的武器禁运国家或地区),或向总部位于或最终母公司位于这些国家的公司出口H20芯片,以及任何其他性能达到H20内存带宽、互连带宽或其组合的芯片,都必须获得出口许可。公告披露,美国政府称,这旨在解决相关产品可能被用于或被转用于中国超级计算机的风险。4月14日,美国政府通知英伟达,该许可要求将无限期有效。
4月17日,应中国贸促会邀请,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抵达北京。(来源:财经杂志)
2025年4月17日,OpenAI发布OpenAI o3 和o4-mini。这两款模型模仿人类的推理过程,解决复杂编程和视觉任务的推理。同时,该公司也发布开源AI agent Codex CLI,用于帮助用户执行编程任务,从而改善市场竞争能力。
据悉,o3作为OpenAI此次推出的主要新型推理模型,其在响应用户提示前会进行更为深入的计算,旨在解决科学、数学和编程等领域中更为复杂的多步骤问题。这一特性使得o3在面对高难度任务时,能够展现出更为出色的推理和执行能力。同时,用户还可以上传白板笔记、草图等图像内容,让o3进行分析与讨论,甚至对图像进行旋转、缩放等编辑操作,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场景。
与之相比,o4-mini模型更小,它在价格、速度和性能之间提供了有竞争力的平衡,成为开发者在选择AI模型时的理想选择。尽管体积小巧,但o4-mini在复杂数学与代码任务中的表现却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前款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o3和o4-mini还是首批能够“图像思维”的AI模型。它们不仅能够看图,还能将视觉信息直接整合进推理链条之中,这一创新性的突破使得两款模型在解决复杂的多步骤问题时更加高效,也朝着自主执行任务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OpenAI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这是他们首次推出能够独立使用全部ChatGPT工具的推理模型,包括网页浏览、Python编程、图像理解和图像生成能力,标志着AI技术在自主性和智能化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最新测试结果中,o3和o4-mini在AIME 2024数学竞赛题目中的准确率分别高达91.6%和93.4%,远超前款模型o1的74.3%。在AIME 2025题目中,两者准确率也分别达到了88.9%和92.7%。目前,o3和o4-mini已正式向OpenAI付费用户开放。(来源:OpenAI)
2025年4月17日,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丰某诉东山公司侵害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作出二审裁定,张家港市人民法院作出的(2024)苏0582民初9015号民事判决书生效,法院认定“对于主要由人工智能绘图软件自动生成的内容,不应当认定构成作品”,被诉行为不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等。根据现有公开信息,该案应当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AI文生图不构成作品、不侵害著作权第一案。
原告丰某主张其通过Midjourney等AI工具创作的“幻之翼透明艺术椅”系列美术作品被东山公司等抄袭并用于生产销售。丰某称,其于2023年8月在小红书平台公开发布主张权利作品(图1-3)后,东山公司曾寻求合作未果,后通过类似AI工具生成近似设计并量产销售,构成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被告抗辩认为,首先,丰某创作过程缺乏原始记录,无法体现独创性智力投入,并不应当直接认定为涉案图片的权利人;第二,涉案图片的生成依赖AI工具,具有随机性,无法复现相同结果,不符合作品构成要件;第三,被诉侵权产品与涉案图片在具体表达上存在显著差异,且设计源于东山公司等独立使用AI工具及第三方修改,不构成实质性相似。
张家港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认定,对于主要由人工智能绘图软件自动生成的内容,不应当认定构成作品,被诉行为不构成侵权及不正当竞争,一审驳回了丰某的诉讼请求。丰某不服一审判决,向苏州中院提起上诉,但逾期未缴纳上诉费。4月17日,苏州中院对该案作出二审裁定,一审判决生效。(图文来源:知产库)
2025年4月15日,据国家数据局官网消息,近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对2025年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7个方面重点任务。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决策部署,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围绕培育产业新动能、开辟投资新空间、激发消费新需求、释放外贸新活力等方面推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图文来源:国家数据局)
2025年4月17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网信办、国家数据局近期联合印发《促进和规范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旨在促进中外资金融机构金融业数据跨境流动更加高效、规范,进一步明确数据出境的具体情形以及可跨境流动的数据项清单,便利数据跨境流动。《指南》要求金融机构采取必要的数据安全保护管理和技术措施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指南》实施情况及效果,不断优化完善,持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Brussels, 14 April During its April 2025 plenary, the 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Board (EDPB) has adopted guidelines on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through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A blockchain is a distributed digital ledger system that can confirm transactions and establish who owned a digital asset (such as cryptocurrency) at a given time. Blockchains can also support the secure handling and transfer of data, ensuring its integrity and traceability.
In its guidelines, the EDPB explains how blockchains work, assessing the different possible architectur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The guideline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ing technical and organisational measures at the earliest stages of the design of the processing. The EDPB also clarifies that the role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different actors in a blockchain-related processing of personal data should be assessed during the design of the processing.
In addition, organisations should carry out a Data Protection Impact Assessment (DPIA) before processing personal data through blockchain technologies, where the processing is likely to result in a high risk to the rights and freedoms of individuals.
According to the Board, organisations should also ensure the highest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s’ personal data during the processing so that they are not made accessible to an indefinite number of persons by default.
The guidelines provide examples of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data minimisation, as well as for handling and storing personal data. As a general rule, storing personal data in a blockchain should be avoided if this conflicts with data protection principles.
The guidelines will be subject to public consultation until 9 June 2025, providing stakeholders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comment.
During its latest plenary, the EDPB also decided to closely cooperate with the AI Office in relation to the drafting of the guidelines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AI Act and EU data protection legislation.(图文来源: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
据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EDPB)2025年4月14日报道,委员会在2025年4月的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通过区块链技术处理个人数据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数字账本系统,可以确认交易并确定在给定时间谁拥有数字资产(例如加密货币)。区块链还可以支持数据的安全处理和传输,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EDPB认为帮助使用这些技术的组织遵守GDPR非常重要。
在其指南中,EDPB解释了区块链的工作原理,评估了不同的可能架构及其对个人数据处理的影响。该指南强调了在处理设计的最早阶段实施技术和组织措施的重要性。EDPB还澄清说,在处理设计过程中,应评估不同参与者在与区块链相关的个人数据处理中的角色和责任。
此外,各组织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处理个人数据之前应进行数据保护影响评估(DPIA),因为该处理可能会对个人的权利和自由造成高风险。根据委员会的说法,各组织还应确保在处理过程中对个人数据提供最高程度的保护,以免默认情况下无限数量的人可以访问这些数据。
该指南提供了用于数据最小化以及处理和存储个人数据的不同技术示例。作为一般规则,如果这与数据保护原则相冲突,则应避免将个人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中。
最后,委员会强调了个人权利,特别是在个人数据的透明度、更正和删除等方面的权利的重要性。
该指南将在2025年6月9日之前征求公众意见,以便利益相关者有机会发表评论。在最近的全体会议上,EDPB 还决定与人工智能办公室密切合作,起草关于人工智能法案与欧盟数据保护立法之间相互作用的指南。(韬安翻译)
三、反垄断与竞争法
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
2025年4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信息,自2025年4月至12月部署开展整治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专项行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此次专项行动的整治重点包括限制企业自主迁移、阻碍商品要素自由流动、妨碍企业公平参与异地经营、设置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隐性门槛四大类突出问题。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查处一批重点案件,推动修订废除一批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和经营主体关心关切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突出问题,支持各类企业在公平竞争中成长壮大,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专项行动要求各地拓宽问题线索收集渠道,深化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加强线索闭环管理。将执法办案作为主线,依法依规处理有关问题线索,严查快处违法案件。积极运用多种方式,强化惩戒约束和警示效果,形成有力的执法震慑。市场监管总局将突出加大对重大案件的督办和查办力度,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来源: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2.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认定谷歌公司违反《反垄断法》
新华社东京2025年4月15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反垄断机构——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15日认定美国谷歌公司在日本市场违反了反垄断法,并向这家美科技巨头发出禁止令,要求其立即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发布的新闻公报说,经调查,谷歌公司自2020年7月起,在与至少6家安卓系统手机制造商签署许可协议时,以允许安装其应用程序商店Google Play为条件,要求这些制造商在所产的手机上预装谷歌搜索和Chrome浏览器等软件,且软件图标须位于手机屏幕显眼位置。
此外,谷歌还与至少4家安卓系统手机制造商签署利益分配协议,与它们分成广告收入,以换取这些厂商不在手机上预装竞争对手的软件,并将谷歌搜索和Chrome浏览器设置为默认应用等。
公正交易委员会认为,谷歌的上述做法阻碍了其他公司公平参与竞争,已明确违反了日本反垄断法第19条,因此正式向该公司发出禁止令。
禁止令要求谷歌停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并对公司高管和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监督,确保今后在与手机制造、销售企业的交易中严格遵守日本反垄断法。禁止令还要求谷歌尽快成立由独立第三方组成的监督体系,在未来5年内持续监测上述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定期向公正交易委员会报告。(来源:新华网)
3. 阿斯利康被指控阻碍罕见病药物的生物仿制药竞争
路透社2025年4月17日报道,阿斯利康的罕见病部门Alexion Pharmaceuticals在联邦法院面临一项拟议的集体诉讼,指控该公司通过不当专利实施非法扩大对高成本血液疾病药物Soliris的垄断。
据路透社报道,总部位于纽约的健康保险公司EmblemHealth周三向美国马萨诸塞州地区法院提起的诉讼称,Alexion通过垄断美国专利制度延迟来自低成本生物仿制药的竞争。诉讼称,在Soliris的原始专利将于2021年到期后,Alexion在可疑的情况下获得了额外的专利,有效地将其市场独占权延长至最早2025年3月。
据路透社报道,该健康计划声称,这一做法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并已经导致了重大的财务后果。EmblemHealth估计,生物仿制药的延迟进入可能导致超过20亿美元的药物超额支出,该药物用于治疗罕见的血液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EmblemHealth正在寻求在此案中代表全国范围内的Soliris购买者。它认为,阿斯利康的行为相当于一个人为维持对该国最昂贵的处方药之一垄断的“计划”。根据投诉,Soliris每年每位患者的费用可能高达500,000美元,是美国历史上价格最高的药物之一。
“我们担心关闭竞争和增加药物成本的做法。这就是这场诉讼的意义所在。”EmblemHealth发言人表示。阿斯利康于2021年收购了Alexion,在接受路透社联系时拒绝对未决诉讼发表评论。该诉讼进一步称,阿斯利康通过误导美国专利商标局从而获得了保护期“很长”的专利确权。据称,这些专利随后被用于与竞争对手的制药商达成和解协议,阻止竞争性生物仿制药进入市场。
根据路透社援引阿斯利康的报告,Soliris仍然是阿斯利康的主要收入来源,仅在2024年上半年就产生了超过14亿美元的销售额。(图文来源:路透社)
四、影视综娱行业法律与合规动态
1. 中央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
2025年4月15日,“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报道,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中央网信办自4月15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本次工作重点聚焦以下4类问题:
恶意虚假摆拍问题。打造悲惨人设,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虚构“苦情”戏,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通过自我包装、作秀等手段,编造“社会名流”“成功人士”等虚假人设和情节,虚夸“爽剧”经历,收割流量牟取利益。打着“助农”“扶贫”名义,编造悲情剧本引流敛财。打造低俗恶俗人设,摆拍编造打架斗殴、谩骂吐脏、无底线骚扰等低俗恶俗内容。
散布虚假信息问题。以“剪切拼凑”“断章取义”“故意模糊时间地点”“冒用身份”等方式恶意制造不实信息。编造、夸大渲染家庭矛盾、职场冲突、暴力案事件,制造社会焦虑、网络戾气,挑动群体对立。利用“换脸”“换声”“P图”等手段编造不实内容。假借“科普”“解读”名义,或假冒、“碰瓷”权威机构、专家学者,恶意编造、散布涉经济、法律、历史、医学等专业领域虚假信息。
违背公序良俗问题。以“户外搭讪”“街头采访”等方式尾随陌生路人进行语言、肢体骚扰,或在互动交流中以“撩妹”“相亲”“求吻”等话题为噱头,诱导受访者口述隐晦色情内容。在短视频标题、配文中故意关联低俗、“软色情”字眼或话题,在短视频内容中突出呈现低俗声音、暴露着装、诱惑动作等,刻意制造性暗示、性挑逗氛围诱导用户低俗互动。
违规引流营销问题。利用“情感交流”“国学文化”“中医养生”“快速致富”等噱头,诱骗老年人等特定群体非理性消费。使用“揭露行业秘密”“曝光行业内幕”“举报行业骗局”“我被行业封杀”等夸张、煽情的“标题党”文案博眼球吸粉引流。打着“网络打假”“维权斗士”等旗号发布虚假“打假”“测评”“探店”内容,误导用户对相关品牌形象、商品质量、服务水平认知。(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2. 广科院三项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DRM)国际标准获批发布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5年4月17日报道,广电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积极推进我国自主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标准国际化,牵头编制的三项标准在国际电信联盟ITU-T获批发布,分别为ITU-T J.1040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需求、ITU-T J.1041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架构、ITU-T J.1042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客户端。
三项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及相关成果获得国际认可,增强了我国在视音频内容版权保护方面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国内企业相关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来源: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3. 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视法商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4月18日下午,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视法商论坛在北京市朝阳区朗园Station·准点剧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影视项目高效管理体系——法、财、税一体化建设”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法律界、影视界的300余位从业者共同参与。本次论坛探讨了影视行业在法财税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现状与挑战,旨在为全国影视行业寻找统一适用的税务解决路径和规则体系,共同助力中国影视产业繁荣发展。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谈嘉宾们围绕以上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对于影视项目多以合同型合作形式推进的现象,嘉宾们认为,这与行业特点、市场环境、交易成本等众多因素相关。合同型投资合作模式虽有其优势,但也存在潜在风险点,应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谈及影视投资合同纠纷,嘉宾们从法律和财税角度深入分析了成本核算、合同定性、资金占用成本等问题,并分享了相关案例的处理经验。在AI对影视行业的影响方面,嘉宾们表示,AI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企业应积极探索合理应用AI技术,同时加强法律和税务合规管理。专家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众多有益于影视产业健康发展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表达了对于健全影视文化领域的法治及财税保护机制的厚望。(图文来源: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