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期 丨 总第196期
04.28 - 05.04
目 录
通义千问Qwen3模型家族8款“混合推理”模型全部发布并开源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美国司法小组推进AI生成证据监管提案
国家数据局召开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
国家数据局印发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于2025年4月29日正式发布
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FTC诉Meta案进入市场定义阶段
天津市监局:两家药企构成垄断协议,罚款1.3亿
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
一、元宇宙与人工智能
1. 通义千问Qwen3模型家族8款“混合推理”模型全部发布并开源
2025年4月29日,阿里云官方发布公告称Qwen3正式发布并全部开源8款「混合推理模型」。
此次开源包括两款MoE模型:Qwen3-235B-A22B(2350多亿总参数、220多亿激活参数),以及Qwen3-30B-A3B(300亿总参数、30亿激活参数);以及六个Dense模型:Qwen3-32B、Qwen3-14B、Qwen3-8B、Qwen3-4B、Qwen3-1.7B和Qwen3-0.6B。
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在代码、数学、通用能力等基准测试中,与一众顶级模型相比,表现出极具竞争力的结果。
小型MoE模型Qwen3-30B-A3B的激活参数数量是QwQ-32B10%,表现更胜一筹,Qwen3-4B这样的小模型也能匹敌Qwen2.5-72B-Instruct的性能。
经过后训练的模型,例如Qwen3-30B-A3B,以及它们的预训练基座模型(如Qwen3-30B-A3B-Base),现已在Hugging Face、ModelScope和Kaggle等平台上开放使用。对于部署,阿里云官方推荐使用SGLang和vLLM等框架;而对于本地使用,像Ollama、LMStudio、MLX、llama.cpp和KTransformers这样的工具也非常值得推荐。这些选项确保用户可以轻松将Qwen3集成到他们的工作流程中,无论是用于研究、开发还是生产环境。(图文来源:阿里云)
2.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据中央网信办官网2025年4月30日消息,为规范AI服务和应用,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专项行动分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强化AI技术源头治理,清理整治违规AI应用程序,加强AI生成合成技术和内容标识管理,推动网站平台提升检测鉴伪能力。第二阶段聚焦利用AI技术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色情低俗内容,假冒他人、从事网络水军活动等突出问题,集中清理相关违法不良信息,处置处罚违规账号、MCN机构和网站平台。
中央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强调,各地网信部门要充分认识专项行动对于防范AI技术滥用风险,维护网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督导网站平台对照专项行动有关要求,健全AI生成合成内容审核机制,提升技术检测能力,做好整改落实。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广和人工智能素养的科普教育,引导各方正确认识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凝聚治理共识。(图文来源:中央网信办官网)
3. 美国司法小组推进AI生成证据监管提案
据AIGverse2025年5月3日消息,一个联邦司法小组于2025年5月2日(美国时间)提出了一项提案,以规范在审判中引入人工智能生成的证据,法官们表示需要迅速获得公众和律师对规则草案的反馈意见,以领先于快速发展的技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司法会议证据规则咨询委员会(U.S. Judicial Conference's Advisory Committee on Evidence Rules)以8:1的投票结果支持就一项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生成技术提供的证据与人类专家证人提供的证据达到相同可靠性标准的规则草案征求公众意见。拟议规则旨在解决人们对计算机技术从现有数据中进行预测或推论的过程的可靠性的担忧,这与法院长期以来处理的有关专家证人证词可靠性的问题类似。根据《联邦证据规则》,依赖于此类技术的专家证人证词的可靠性已受到严格审查。但这些规则目前并不包括非专家证人在不了解证据可靠性的情况下使用人工智能程序生成证据的情况。根据该提案,在审判中提供的人工智能和其他机器生成的证据,在没有专家证人陪同的情况下,将适用与专家证人相同的可靠性标准,专家证人受《联邦证据规则》第702条的管辖。该规则将豁免“基本科学仪器”。该提案目前已提交司法会议的最高司法规则制定机构--实践与程序规则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在2025年6月份的会议上就是否公布该提案以征求公众意见进行表决。
一些法官对该规则最终是否应被采纳表示不确定,美国司法部代表伊丽莎白-夏皮罗(Elizabeth Shapiro)是唯一投反对票的人,她对该规则的部署方式表示担忧。但委员会成员普遍认为,他们至少需要拿出一份规则草案征求公众意见,以便收集信息,避免通常长达数年的规则制定过程阻碍司法部门跟上不断发展的技术形势。
担任小组主席的美国曼哈顿地区法官杰西-富尔曼(Jesse Furman)表示,他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最终支持最终确定该规则,但“真心希望知道外界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福尔曼认为,有时当你把某件事情公布于众时,人们会假定它是一列正在驶向最终批准的列车。在这里,他认为有很多问题需要大家去解决。
该提案是在全国联邦法院和州法院为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而做出的广泛努力的背景下提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包括OpenAI的ChatGPT等程序,这些程序能够从大型数据集中学习模式,然后生成文本、图像和视频。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在2023年12月的年终年度报告中提到了人工智能为诉讼当事人和法官带来的潜在好处,同时表示司法机构需要考虑在诉讼中适当使用人工智能。(来源:AIGverse)
二、数据合规与个人信息保护
1. 国家数据局召开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数据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
2025年4月28日上午,国家数据局在福建福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全国数据工作会议部署,交流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培育数据产业工作经验,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国家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荣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发展人工智能、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引擎,是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国际形势新变化、促进全球要素畅通流动的重要抓手。
会议强调,2024年以来,国家数据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先导作用进一步凸显,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创新活跃,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蓬勃发展,数据产业生态培育提档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要求,要深刻认识数据要素作用机理和产业发展规律,围绕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坚持以市场化价值化为导向,强化整合共享、开放共用、授权运营,推动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政策加快落地,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强化设施互通、价值共创、场景应用,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打造数据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强化利益协同、主体培育、生态集聚,大力培育开放创新的数据产业生态;强化数据登记、资源调查、标准建设,不断夯实工作基础,有力推动数据资源高水平开发利用,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上,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清单。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天津市、福建省数据管理部门,南京市玄武区、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以及南方电网、阿里瓴羊、贵州大数据集团、华为公司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会并作交流发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数据管理部门有关负责同志,部分中央国家机关数据管理机构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央国企和民营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图文来源:国家数据局)
2. 国家数据局印发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4月28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抓好《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数据二十条”)各项任务落实,国家数据局印发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落实“数据二十条”任务部署,一是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方面,加快数据产权制度建设进度,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确权授权使用,通过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开展基础制度试验探索,积极参与数据产权领域国际规则制定。二是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方面,完善数据市场规则体系,制定数据流通交易标准示范合同、促进数据交易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鼓励各类主体扩大数据需求、加强数据供给,支持培育多类型数据市场主体,完善数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方面,推进数据市场化价值化、建立健全公共数据价格管理制度、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四是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方面,推动《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落地落实,逐步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支持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应用创新,依法依规培育数据流通安全服务市场。
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有关单位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发挥数据基础制度在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的保障作用,推动解决“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的卡点堵点问题,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图文来源:国家数据局)
3. 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于2025年4月29日正式发布
2025年4月29日上午,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主论坛上正式发布。
立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现实需要、回应社会各界期待关切,国家网信办持续指导国内软硬件企业共同推进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以下简称“未成年人模式”)建设工作。2025年4月,未成年人模式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实现了全方位优化和系统性升级。
据悉,发布仪式全面展示了未成年人模式的特色亮点和主要功能。从操作方式看,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实现三方联动,大大降低了模式的使用门槛。家长可在手机端显著位置点击图标,“一键启动”未成年人模式,所有应用程序同步切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安全可控的上网环境。从内容生态看,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得到大幅扩充,重点平台依托儿童内容创作者、版权资源、权威机构等,筛选海量内容纳入未成年人模式,并建立年龄分层、内容分类、推荐分众的梯度化内容体系,更好满足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从功能服务看,未成年人模式可以提供每日上网总时长控制、使用时段设置、休息提醒、应用管理、使用情况统计等功能,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设置,实现对未成年人上网行为的合理引导。从覆盖范围看,华为、OPPO和中兴在手机系统更新后提供未成年人模式,小米、荣耀和vivo在发布的新机上搭载未成年人模式,应用商店建立未成年人专区,短视频、社交、电商、教育、工具等领域重点应用程序全面升级未成年人模式。后续模式的覆盖范围还将持续扩大,满足未成年人日常使用需求、提供丰富多元服务。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模式保护作用,离不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将持续指导和支持鼓励平台优化未成年人模式,让这一技术工具更易用更好用。另一方面,希望广大家长和未成年人主动开启未成年人模式,提出宝贵意见,共同营造安全健康、清朗向上的网络环境。(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三、反垄断与竞争法
1. 三部门联合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2025年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大力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清理和整改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不合理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让“非禁即入”落地生根,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本次清理整治的重点是,以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等形式设立和实行的违反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的各类规定文件,以及各级政府违规设置市场准入壁垒的各类做法情形。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清理整治的主要步骤包括:一是对涉及市场准入的各类规定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对违规增设准入事项或条件、违规扩大准入范围等情况,要一律纠正;对既无上位法依据,又无相应法定程序设立的市场准入规定,要一律废止。二是开展线索归集,通过政府部门自查、公开征集等方式,全面归集各类渠道获得的问题线索。三是进行个案核实整改,各省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商务、市场监管部门,对各类渠道归集的问题线索进行汇总,推动辖区内各级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时核实整改。四是典型案例公开通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程序对问题线索核实整改情况进行审核后,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向社会公示,并同步纳入全国城市信用监测范围。
本次清理整治行动邀请新华社全程参与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共同建立线索共享、案例同查、典型共报、经验同推工作机制,助力负面清单落地落实,进一步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来源:市说新语)
2. FTC诉Meta案进入市场定义阶段
FTC Antitrust Trial Against Meta now entering its third week in Washington, centers on whether Meta operates as an illegal monopoly within what the FTC has defined as the market for “personal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According to Bloomberg, this classification is crucial to the FTC’s broader effort to compel Meta to divest two of its most prominent acquisitions: Instagram and WhatsApp.
While Meta insists it faces stiff competition from a wide array of tech platforms, the FTC contends that Meta dominates a distinct market characterized by platforms that facilitate direct sharing among friends and family — a space that, according to the agency, most rivals have purposefully avoided.
Throughout the trial, lawyers for the FTC have spotlighted differences between Meta’s platforms and its alleged competitors. Despite such efforts by competitors to brand themselves differently, Meta’s legal team has pointed to overlapping features that they argue place these platforms in the same competitive arena. According to Bloomberg, the company has highlighted “friend-finding” functions built into services like Discord and TikTok, as well as help page language from X that described it as a service for “friends, families and coworkers to stay connected.”
Meta’s argument rests on a broader interpretation of its evolution as a platform. In testimony earlier in the trial, CEO Mark Zuckerberg said content from friends and family makes up a shrinking portion of what users now see on Facebook and Instagram. The company contends that its products have increasingly moved toward algorithmic content discovery and short-form video, thereby competing directly with platforms like TikTok.
Meanwhile, the FTC has used discovery documents and past communications from other tech firms to reinforce its case. In one email, Twitter co-founder Jack Dorsey noted that while personal networking was an option for Twitter to explore, he felt the company should remain focused on public, interest-based interaction — citing Facebook as already owning the personal networking space.
As the trial progresses, the burden now falls on U.S. District Judge James Boasberg to determine whether Meta’s alleged market dominance warrants a forced separation of its business.(图文来源:Competi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据彭博社2025年4月29日报道,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在华盛顿对Meta的反垄断诉讼案现已进入第三周。此案的核心在于Meta在FTC会所定义的“个人社交网络服务”市场中是否构成非法垄断。对于FTC而言,这一市场划分对Meta剥离其两项最著名的收购——Instagram和WhatsApp的更广泛努力至关重要。
尽管Meta坚称其面临来自众多科技平台的激烈竞争,但FTC会认为,Meta在一个由促进朋友和家人之间直接分享的平台所构成的独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据该机构称,大多数竞争对手有意避开这一领域。
在诉讼过程中,FTC的律师们强调了Meta的平台与其所谓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尽管竞争对手们努力将自身定位为不同的品牌,但Meta的法律团队指出,这些平台存在重叠的功能,他们认为这将这些平台置于了相同的竞争领域。据彭博社报道,该公司强调了像Discord和TikTok这样的服务中内置的“好友查找”功能,以及X(推特)的帮助页面语言,其将X描述为“供朋友、家人和同事保持联系的服务”。Meta的论点基于对其平台演进的更广泛解读。在早些时候的庭审证词中,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表示,来自朋友和家人的内容在用户如今看到的Facebook和Instagram上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该公司认为,其产品已越来越多地转向算法内容发现和短视频,从而直接与TikTok等平台竞争。
与此同时,FTC利用证据开示文件和从其他科技公司获取的过往通信来强化其论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推特联合创始人杰克·多尔西指出,尽管个人社交网络是推特可以探索的一个选项,但他认为公司应继续专注于公共、基于兴趣的互动,并指出Facebook已经占据了个人社交网络领域。
随着诉讼的推进,现在美国地方法官詹姆斯·博斯伯格需要判定,Meta所声称的市场主导地位是否足以强制其业务分离。(韬安翻译)
3. 天津市监局:两家药企构成垄断协议,罚款1.3亿
2025年5月1日,津药药业与江苏联环药业相继发布公告,分别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处以6919万元和6104万元的巨额罚单。根据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的内容显示,2025年4月30日,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津市监垄处〔2025〕1号),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认为,津药药业与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经营者,就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所实施的一系列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项的规定,属于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应当依据《反垄断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同日,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的公告,表示公司于近日收到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告知书》(津市监垄处告〔2025〕3号),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认为,联环药业与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以垄断协议形式变更、固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排除、限制了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销售领域的竞争,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第十七条第(一)项的规定,属于达成并实施“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垄断协议的行为,应当依据《反垄断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据悉,这是继仙琚制药因涉嫌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垄断协议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罚没1.95 亿元后,针对原料药领域垄断行为的又两起巨额处罚案例,标志着我国医药行业反垄断执法力度持续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医药代表”)
四、影视综娱行业法律与合规动态
1. 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山东青岛召开
据国家电影局2025年4月28日消息,2025年4月27日至28日,2025年全国电影工作会在山东青岛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电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电影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5年以来的电影工作成绩,研究分析新形势新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2025年以来我国电影事业产业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突破,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史上最强”春节档等一系列新纪录,取得了全球瞩目、振奋人心的历史佳绩。这些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电影战线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阶段性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强大国内市场的集中体现。
会议强调,站在新起点上,要坚信笃行、好学能文,乘势而上、守正创新,推动2025年电影工作从“开门红”到“节节高”,促进电影高质量发展再创佳绩、再上台阶。
会议要求,要聚焦创作电影精品,提高优秀作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推动电影创作繁荣兴盛。要聚焦深化电影领域改革,完善现代电影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要聚焦推动电影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赋能产业迭代升级。要聚焦扩大电影国际交流合作,加速实现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要聚焦坚持党对电影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为电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谱写新时代电影繁荣发展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
会上,中宣部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和四川、山东、浙江省委宣传部负责人,中影集团、光线传媒、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湖南潇湘影投、绵阳中环影城、华人影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会议由中宣部电影局主持日常工作的副局长毛羽主持。各省(区、市)党委宣传部分管电影工作的负责人,国有和民营电影单位、电影协会学会基金会、电影专家学者代表,中宣部电影局班子成员、直属电影单位主要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来源:国家电影局)
2. 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
2025年4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落实《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促进和规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已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发展热点和趋势,产品和服务加快普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规定》对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技术产业发展与促进、设备设施与服务管理、监督管理与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为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引。
《规定》明确,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使用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以及生产、组装、提供和销售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连卫星服务的终端设备的适用本规定。提出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规定》提出,支持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技术研究、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融合发展,探索技术融合新应用新业态,构建系统完备的产业体系。鼓励通过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提高我国网络覆盖水平,促进其在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野外作业和搜寻救援等领域应用,支持相关数据依法开发利用,鼓励平等互利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规定》要求,向境内提供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终端设备接入境内公用电信网和在境内使用无线电频率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取得相应许可和核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活动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来源: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END -
本栏目文章为本所为本行业及社会公众提供的公益性普法服务,不属于针对具体事项的法律意见,也不代表本所针对具体个案的意见或观点。